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各乡镇文件 > 那坡县城厢镇人民政府
索  引 号:000014349/2024-195526 主题分类:卫生
发文单位:城厢镇人民政府成文日期:2023年03月25日
标  题: 城政发〔2023〕12号 城厢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城厢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城政发〔2023〕12号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5日
效力状态:有效

城政发〔2023〕12号 城厢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城厢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3-03-25 11:50     来源:城厢镇人民政府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村社区委、镇直各单位

现将《城厢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城厢镇人民政府

2023325

    

           城厢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扎实推进全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入开展传染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化传染病防治组织领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强化传染病防治法宣传与执法、强化传染病防控经费保障,着力构建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

二、工作原则

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快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密控制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救治患者、减少死亡的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重大传染病疫情,指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乙类或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国内外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

本方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或县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有可能波及本镇的情形。

四、防控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落实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单位主体责任。调整充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制定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沟通对接,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物资储备、留观室设置、健康教育等工作。

     本镇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镇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实操技能水平

原则上实行分级培训,由县级统一培训到镇级,再由镇级培训到村级。各村(社区)要安排业务技术骨干到级参加培训,学习规范的报告及处置技能,回到村级开展工作。

(三)加大主动搜索,提高监测敏感度

1.明确专人管理,提高报告质量。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上报相关资料和信息,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镇卫生院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信息填写规范使用医学名词,字迹书写清楚。

2)建立传染病监测结果反馈机制。建立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科室的门诊和住院部异常化验结果反馈机制,一旦发现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详实登记并上报(含卡片填写和网络报告)。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科室医务人员不得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传染病报告,应由临床医生根据反馈结果及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做出诊断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应建立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时限要求依法报告,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本院报告病例进行复查。对一次或多次接诊症状类似的多例可疑传染病的病例时,应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严格按照报告时限要求进行报告,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诊断至网络报告时限为2小时内;乙类和丙类传染病诊断至网络报告时限为24小时内。

4)建立自查制度。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小组要妥善安排好时间,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问题时,提出针对性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并追踪实施落实。

5)强调报告准确率和及时率。镇级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要与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含专报系统)上诊断病名相符,传染病报告卡片数及相关信息(专报系统)必须与传染病登记本上门诊、住院登记本上的病例数和信息内容相符;村级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要与村级疫情报表和镇级传染病登记本村级报告病例数和信息内容相符。根据传染病种类和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2.开展主动搜索,提高监测敏感度。认真开展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处理并上报,具体要求如下:

1)重点传染病搜索。加强重点传染病的主动搜索,以村为单位定期进行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每月上报疫情搜索报表。

2)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主动搜索。加强15岁以下儿童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主动搜索,以村为单位按月进行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每旬上报疫情搜索报表。

3)完善监测记录资料。认真填写疫情监测档案,项目要填写完整、准确、及时。

(四)加强设备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1.配置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计算机操作系统齐全,有正版防病毒软件。

2.妥善保管网络直报用户名和密码,不得使用疫情专用电脑登录与工作无关网站。

(五)加大物资储备,快速处置事件

认真做好防范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准备工作,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至少备齐1个月的疫情处置(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物资,由镇卫生院进行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迅速调配使用。一旦发生疫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县卫生健康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置工作。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

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各村(社区)、镇卫生院设有传染病防治固定性宣传标语。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形式加强不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干部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遵守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规定,主动配合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相关传染病症状后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单位。

(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环境整治、灭蚊灭鼠、垃圾清理等工作,消灭病原微生物或媒介生物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强化干部群众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水平,落实好科学佩戴口罩、加强清洁通风等防护要求,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八)开展环境消毒和媒介生物控制

当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时,在卫生健康部门专业指导下,对疫点、疫区、可疑暴露场所开展环境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对蚊、蝇、蟑、鼠等媒介生物开展杀灭工作。

(九)服从统一管理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服从统一管理,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期间,要严格执行相关传染病疫情防控要求,同时要加强干部群众宣传培训,督促其知法守法,依法配合所在社区落实健康监测和隔离管控等措施,以实际行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

一旦发生突发疫情,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主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干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心协力、全力以赴阻击疫情。

(十一)落实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及时对标上级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适合本镇特点的重大传染病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南,做好技术准备。

2.人员保障

建立本镇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能够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个人防护、健康知识宣教等处置工作。

3.物资保障

定期动态更新储备个人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防疫物资,有详细的储备疫情处置物资目录。

4.资金保障

做好疫情防控所需经费保障工作,落实经费来源与下拨,确保防控经费落到实处。

(十二)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质量可靠

镇卫生院每月对各村卫生室及各科室开展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十三)健全管理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1.建立奖惩制度

将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不及时报告、漏报及其他不按照规范要求报告的村(社区)卫生室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计分比例计入年终考核内容,对于传染病报告先进工作者给予通报表扬。

2.建立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制度

1)由镇卫生院负责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对不同时期接诊的传染病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2)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严格按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流程有条不紊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