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14349/2024-157585 |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 |
发文单位:中共德隆乡委员会、德隆乡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21年02月26日 |
标 题: 德发〔2021〕7号 关于印发《那坡县德隆乡防止返贫致贫监测 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德发〔2021〕7号 |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26日 |
效力状态:有效 |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乡直各有关部门:
现将《那坡县德隆乡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德隆乡委员会
德隆乡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6日
德隆乡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德隆乡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切实消除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和边缘人口致贫风险,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果精准防贫实施办法的通知》(桂扶领发〔2020〕2号)、《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桂扶领发〔2020〕6号)和《关于印发百色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扶领办发〔2020〕17号)以及《关于印发《那坡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那扶领办发〔2020〕2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环江毛南族整族脱贫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巩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
二、目标任务
坚持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关注重点群体,实施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根据不同的返贫致贫风险点,按照“发现、干预、巩固”的顺序,落实防贫各项措施,补齐短板弱项,防止新增返贫致贫,确保脱贫户有稳定收入不返贫、边缘易致贫户稳步发展不致贫。
三、组建工作机构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组织核实确定我乡监测预警对象;定期召开专题会,分析研究监测情况和预警风险点,审核各村具体解决办法,跟踪落实帮扶措施和责任人;督促各村落实整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任建伟 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李奕佳 乡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乡长
黄忠棉 乡党委副书记、乡人大主席
成 员:陆保良 乡党委副书记(挂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长
陈光新 乡党委委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黄彩乐 乡党委委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冉一锋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劳 丽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吴海溧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王加龙 乡党委委员、人民武装部部长
隆艾诚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向万丰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潘俊戎 乡人大专职副主席
(二)成立扶贫监测预警中心。成立扶贫监测预警中心,办公室设在乡扶贫办,陈光新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韦清伟同志担任副主任,落实工作主体责任,负责统筹协调我乡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
四、工作步骤
实行“三步工作法”,即:两网报贫、分类干预、解除预警。
(一)两网报贫
1.网格化互助组报贫。以屯为单位,每20户左右村民(含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共同组成村民网格化互助小组,并从中推选一名村民担任本小组组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排查筛选,将存在因疫情、因病、因灾、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可能出现致贫返贫风险户由村民网格化互助小组组长向村两委提出名单,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组成核查工作小组,对网格化互助小组上报的名单进行入户核实,将确实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户列入报贫名单。
2.上级部门多网比对报贫。根据县级预警监测中心不定期组织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开展线上数据比对排查、筛查疑似问题的名单,由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组成核查工作小组,对重点排查名单入户核实,将确实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户列入报贫名单,做到可疑线索一核到底。
3.确定监测预警名单。首先,村级评议。进行行政村评议,从乡包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老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小组长等人员中选出5—7名组成防止返贫致贫村级评议小组,对“两网”报贫名单进行评议,评议过程中,重点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农户且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统一纳入预警对象:一是连续12个月内因病住院在政策性报销后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脱贫不稳定户达到0.5万元以上的,边缘易致贫户达到2万元以上的;二是子女注册正式学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包括顶岗实习,不含高价择校)期间,年支付学费、住宿费、教科书等费用扣除各种政策性补贴或救助后超过0.8万元的;三是家庭因意外或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责任方赔偿、商业保险赔付和社会救助后达到1万元的;四是家庭自主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特色种养业项目,因自然灾害造成生产经营设施和产品损失,或因市场价格原因扣除物化成本后造成经营损失,一次性达到0.5万元的。其次,乡级报审。经村级评议后,对纳入监测预警对象名单按照分级分类预警要求进行分类,并报乡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级监测预警中心复核。再次,县级审定。县级监测预警中心将经复核的监测预警名单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最后,备案管理。经县级扶贫领导小组最终确定纳入监测预警对象名单向市级报备,并向乡级反馈及录入系统进行管理。
(二)分类干预
进一步细化实化“一户一策”方案,着力解决监测预警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1.分级分类预警
按照风险影响程度,将监测对象由高到低划分为红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对预警对象做出相应处置并收到实效后,实时调整预警等级直至解除预警。
(1)红色预警。出现以下情形一种以上可标识为红色预警等级。住房保障方面: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D级危房)等情况;医疗保障方面:当次经报销后,合规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包含起付标准,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达3万元以上;残疾方面:一户多残且全家无劳动力,肢体、视力重度及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未享受相关政策;饮水安全方面:贫困村屯、贫困人口集中供水工程或分散供水工程(家庭水柜等)供水水源出现污染,饮用对人体存在安全隐患;就业保障方面: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参加过技能培训,并经过3次岗位推荐服务后还不能实现就业;社会救助方面:家庭因病、因残、因灾或因学等导致常年基本生活困难;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家庭多个成员正在接受学历教育,家庭收入严重收不抵支,产生债务等;控辍保学方面:早婚、早恋、早孕、早育,极度厌学学生。
(2)黄色预警。出现以下情形一种以上可标识为黄色预警等级。住房保障方面:房屋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C级危房)等情况;医疗保障方面:当次经报销后,合规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包含起付标准,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达1万元以上至3万元(含);安全饮水方面:贫困村屯或贫困人口集中供水工程供水水源断流,贫困人口分散供水工程(家庭水柜等)蓄水用尽,造成贫困人口断水情况;就业方面: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参加过技能提升培训但还未实现就业;社会救助方面:因病、因残、因灾、因学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经相关救助制度救助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家庭多个成员正在接受学历教育,家庭收入用于接受学历教育成员必要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后,家庭其他成员生活困难;控辍保学方面:沉迷网络游戏、逃学、逃课、纪律散漫在校不稳定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3)蓝色预警。出现以下情形一种以上可标识为蓝色预警等级。住房保障方面:由于气候、地质灾害等原因导致房屋安全可能存在隐患等;医疗保障方面:当次经报销后,合规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包含起付标准,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达0.5万元以上至1万元(含);饮水安全方面:贫困村屯或贫困人口集中供水工程供水水源来水减少,日供水量低于脱贫有安全饮水标准,贫困人口分散供水工程(家庭水柜等)蓄水不足,无法按正常标准使用到第二年4月份;就业保障方面:有技能提升培训意愿的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培训;社会救助方面:家庭成员患重病、重残,因子女上大学、家庭受灾等情形出现基本生活困难风险隐患;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家庭多个成员正在接受学历教育,收支刚好相抵,无存款;控辍保学方面:家庭存在重男轻女,不履行监护人义务的学生家长、在校被欺凌、学习成绩差,寻找各种理由请假学生。
2. 采取干预措施
(1)针对红色预警对象,采取以下措施。住房保障方面:一是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和避险搬迁等方式解决农户住房安全;二是采取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租赁闲置农房、投亲靠友等方式保障农户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救助给予解决。残疾方面:对符合纳入低保或特困的监测对象及时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范畴,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饮水安全方面:立即停止水源受污染供水工程供水,供水区域群众立即停止饮用受污染水。立即启动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采取送水等措施保证受污染地区群众有安全生活饮用水。就业保障方面:通过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托底安置就业。社会救助方面: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组织或驻村第一书记协助申请低保救助或特困人员供养及临时救助。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助学贷款及各类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资助,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控辍保学方面:一是督促学校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法律观念;二是县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一对一”帮扶制度,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确保学生学得会,留得住。
(2)针对黄色预警对象,采取以下措施。住房保障方面:C级危房推荐对房屋危险点进行逐项勘定,制定修缮加固方案,采用质量达标的建筑材料和加固技术,彻底消除危房因素,达到住房安全稳固标准或可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异地新建、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和避险搬迁等方式解决农户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救助给予解决。饮水安全方面:立即启动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采取送水等措施保证缺水贫困人口有安全生活饮用水。就业保障方面:结合劳动力掌握的技能和就业意向,通过村民服务平台、举办网络招聘会等方式为其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民政社会救助方面:启动主动救助机制。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及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资助。控辍保学方面:一是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一对一”帮扶制度,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确保学生学得会,留得住;二是督促学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建立“一生一档”帮扶制度,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
(3)针对蓝色预警对象,采取以下措施。住房保障方面:房屋处于灾害点的,可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和避险搬迁等方式解决农户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救助给予解决。饮水安全方面:做好有缺水风险的贫困地区供水工程用水监控工作,如出现严重缺水情况,立即启动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采取送水等措施保证缺水贫困人口有安全生活饮用水。就业保障方面:一是指导各类培训机构为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二是将培训机构目录清单信息推送给劳动力。社会救助方面:驻村工作队或村“两委”组织走访、发现情况后,协助申请医疗救助、灾害应急救助、教育救助等。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及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资助。控辍保学方面:一是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二是督促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课,让学生知法懂法,不违法犯法;三是县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一对一”帮扶制度,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确保学生学得会,留得住。
(三)解除预警
监测预警对象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标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达到6000元以上。同时达到如下标准,可以解除预警。
住房保障方面:红、黄、蓝三种预警对象当前住房基本具备住、厨、厕等功能要求,不存在住房安全隐患等条件,可解除预警。医疗保障方面:经过医保“三重保障”即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后,不因困难无法及时有效治疗的,可解除预警。残疾方面:享受政府兜底救助后可解除预警。饮水安全方面:红色预警对象水源污染问题解决后,经卫疾控部门检验,水源水质和出厂末梢水水质(水龙头出水)恢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可解除预警;黄色预警对象恢复供水、正常供水或家庭水柜蓄满水,可解除预警;蓝色预警对象恢复供水、正常供水或家庭水柜蓄满水,可解除预警。就业保障方面:红色预警对象劳动力取得工资性收入且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收入的1.3倍,可解除预警;黄色预警对象参加过技能培训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或推荐3次以上的就业岗位给劳动力,可解除预警;蓝色预警对象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参加1次及以上技能培训或劳动力了解培训机构可培训工种和联系方式,可解除预警。社会救助方面:红色预警对象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符合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得到低保救助,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得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可解除预警;黄色预警对象及时得到应急性、过渡性的临时救助,家庭渡过难关,可解除预警;蓝色预警对象经医疗救助、灾害应急救助、教育救助后没有出现基本生活困难情形,可解除预警。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红、黄、蓝三种预警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应助尽助,不因困难上不了学,可解除预警。控辍保学方面:红、黄、蓝三种预警对象能返校就读,可解除预警。
五、工作要求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村、乡直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防贫返贫主体责任和行业责任,做好总体谋划,抓好具体落实;进一步补齐短板,提高质量。驻村干部要强化精准防贫意识,深化“四不摘”政策要求,定期走访入户,跟踪回访,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对边缘易致贫户,以乡村干部为主,每户明确一名帮扶联系人。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1次。脱贫不稳定户,原帮扶责任人继续履行帮扶联系人职责。及时了解监测对象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帮助解决,帮扶联系人解决不了的,报告村“两委”和乡党委政府解决。
(二)严格程序要求。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加强监督,确保监测预警对象核实核查过程的公开公正,帮扶政策、措施落实的合规合理;加强政策宣传,全面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群众认可度。
附件:1.工作步骤
2.报贫名单汇总表
3.监测预警对象汇总表
4. 德隆乡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台账
附件1
工作步骤
成立监测预警中心 |
筛查名单(两网报贫) 通过“网格化互助组报贫”或“部门多网比对报贫”进行排查。 |
确定监测预警对象 先是村级评定,再到乡级审核,最后县级联合部门审定。 |
分类预警 分红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对象 |
干预措施 制定一户一策,出台相关政策,采取跟踪监测,及时处置。 |
解除预警 |
附件2
报贫名单汇总表
县 乡(镇) 村
序号 |
户主 |
证件号码 |
家庭人口 |
致贫原因 (例如:因疫情、因灾、因病、因残、因事故等)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附件3
监测预警对象汇总表
县 乡(镇) 村
序号 |
户主 |
证件号码 |
家庭人口 |
致贫原因 (例如:因疫情、因灾、因病、因残、因事故等) |
预警等级 (红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附件4
德隆乡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台账(2020年 月)
序号 |
乡镇 |
村 |
姓名 |
家庭人口 |
监测对象类别 |
监测情况 |
预警等级 (在等级下打“√”) |
动态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 |
是否解除预警 | ||||||||
收入情况 |
支出情况 |
三保障状况 |
重大变故 | ||||||||||||||
教育 |
医疗 |
住房 |
饮水 |
红色 |
黄色 |
蓝色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