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各乡镇文件 > 那坡县德隆乡人民政府
索  引 号:000014349/2024-157601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单位:德隆乡人民政府成文日期:2021年08月02日
标  题: 德发〔2021〕53号 中共德隆乡委员会 德隆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那坡县德隆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德发〔2021〕53号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2日
效力状态:有效

德发〔2021〕53号 中共德隆乡委员会 德隆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那坡县德隆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1-08-02 09:00     来源:那坡县德隆乡人民政府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支部、村民委

《那坡县德隆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已经乡党委、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那坡县德隆乡委员会办公室

  那坡县德隆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8 2

  

  

  

那坡县德隆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自然生态安全根基。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厅发〔202120号)和《中共百色市委办公室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百办通〔202150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  生态立乡主战略和乡村振兴主战场,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决策部署,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惠民富民要求,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做足林的文章,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绿色惠民富民,全面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新发展、改善民生。创新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完善生态系统功能,增强辐射拉动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富民、惠民。  

(三)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层层压实责任。协调各方力量,确保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四)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结合区域和林情特点,因地制宜、分类保护、科学管理,解决好林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全面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能力。  

(五)严格考核、强化监督。建立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坚持依法治林,突出责任化、具体化,研究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和措施,建立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督促检查,严肃问责查处。  

、组织体系

(一)设立林长。建立乡、村级林长制。乡林长由乡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副职领导任副林长。村级林长由村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

(二)建立林长会议制度。林长会议由林长、副林长、林长、相关负责同志和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为人大、乡组织委乡宣传委乡纪检监察委、乡党政办、乡林业项目办乡财政所国土规建环保安监农机站水利乡水产畜牧兽医站乡农技站、乡文广中心小学乡派出所乡司法所等单位确定  1 名干部成员或联络员。林长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以上会议,研究部署林长制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林长会议由林长办公室负责组织筹备。

(三)工作机构

1.设立林长办公室

乡级林长办公室设在乡林业站办公室,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络员乡林业站工作人员。

乡林长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和林长制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林长制实施情况。

各村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林长制办公室并负责监督管理乡聘护林员的日常工作。

()工作职责

1.各级林长职责

1级林长。负责在责任区内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组织实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及时发现、制止并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负总责。负责监管员、护林员队伍的日常管理,落实源头管理责任。负责林业有关重大政策落实工作的组织实施。

2)村级林长。主要负责在责任区内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及时发现、制止责任区内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并立即向上级林长报告。下级林长对上级林长负责,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负有指导、监督、考核责任。

2.林长会议职责。研究落实中央及区、市、县关于深化生态文明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林长制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办法。组织协调有关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制定、衔接和实施。研究落实监督和综合考核工作。

3.林长办公室职责。承担林长制的日常工作,落实林长交办的工作任务。

4.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职责。林长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

1人大:负责对林长制推进过程实施监督。

2组织负责将林长制工作纳入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为推动林长制工作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3宣传负责对林长制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建设成效及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报道。

4乡纪检监察委:负责对林长制工作运行监察,对乡、村涉林违法干部进行追责

5党政办:负责做好宣传、信息上传下达及林长会议的会务工作。

6林业负责组织实施全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负责指导发展林下特色种植业,并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

7)乡项目办负责协调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申报,积极争取项目投资。

8乡财政所落实级林长制工作所需经费,协调重要生态保护区、造林绿化、森林抚育保护管理等所需资金,监督资金使用。

9乡国土规建环保安监农机站协调保障林业生态建设用地,负责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复绿工作,监控并上报林区非法采矿行为;受理林地林木等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确权登记。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林区内建设工程项目的环评审核。组织实施生态示范创建,提升绿化工作水平。指导国道、省道等普通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绿化带、林带建设,依据职责范围行使管理职能。指导乡乡园林重点生态项目规划编制工作。

10水利负责组织开展山地水土流失治理、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及督促实施。

11水产畜牧兽医站负责村屯、农业生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保障村屯净化、绿化、美化。

12)乡农技站:负责指导群众对农用废弃物进行集中统一回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3文广负责指导开发森林旅游产品,提升森林旅游景观,加强森林旅游公益宣传。协助制定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

14)乡中心小学负责指导和组织开展小学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教育活动。

15乡派出所负责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纵火毁林、贩卖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16)乡司法所:负责配合乡派出所进行相关案件的处理,开展林地纠纷调解。

四、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1.到20216月底,在全设立、村级林长,实现级林长全覆盖;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体系完备、责任明确的林长制。

2.到2022年底,全各级林长有效运转,并取得初步成效。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基本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成效显现,建成完善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3.到2025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76.6%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48.8立方米以上。

4.到2035年,基本形成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全面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科技化,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森林效益显著提高,现代化林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现代林业强

)主要任务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实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工程,高位推进生态百南建设。

1. 实施增绿工程

1)加强封育管理。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制度,严禁异地采伐和超证采伐;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落实全面封育政策,禁止生产性经营活动。

2)加强造林绿化。按时完成年度造林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开展乡村风景林、生态文化村、森林村庄建设;进一步强化开展领导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以上率下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3)加强质量提升。积极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地产出;着力加强中幼林抚育,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森林抗灾能力。

2.实施护绿工程

以国家级和自治区公益林、天然林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古树名木等为重点,建立林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开展飓风春雷等专项行动,实现护绿常态化巡查保护。

1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坚守林地红线,严格林地用途管制,积极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报批制度,做到先报批后占用;落实林地巡查制度,强化项目跟踪管理,防止出现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异地占用的行为;建立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植被验收制度,防止超期占用林地;加快裸露地复绿,防止水土流失。

2强化森林防火管理。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山头地块,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发生森林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做到防火宣传进林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完善森林防火村规民约,防火重点期护林员要加强巡逻,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投入,及时完善防火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3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禁止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加强对集贸市场、餐饮场所、杂货店等经营场所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的日常监管,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严禁非法制售天网、铁夹等捕猎工具;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

4强化有害生物防治。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制,层层下发责任书;严格落实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监测全覆盖;抓好种苗、木竹制品产地检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产地检疫率达100%;积极开展病虫害和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5强化违法犯罪打击力度。适时开展打击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生态资源安全;对非法干涉、阻挠林业执法和包庇、怂恿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实施用绿工程

1加快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根据  2019  年林业二类调查工作结果,编制《德隆乡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实现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好重要区位,预留好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林业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2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编制《德隆乡森林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统领森林旅游开发建设;打造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区,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重点打造森林观光、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基地等森林旅游项目。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木材产业集约化发展,培育名牌产品和做强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果产业,重点抓好油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积极引进林产品加工项目,特别是精炼茶油加工企业,延长林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重视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4.实施活绿工程

重点是加快盘活林业产权。加快完成集体林地林权证发放查缺补漏纠错与集体林地林权类不动产权籍登记发证工作;完善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鼓励有条件林地通过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探索建立、村级服务平台;严格流转准入门槛审查审批制度;严格流转用途管制,严禁借林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加强与银行部门协调沟通,实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健全林权纠纷调处机制,做到户与户之间纠纷不出组,组与组之间纠纷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纠纷不出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林区稳定,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林长制是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大全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本质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党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 要把推行林长制作为实施“生态立乡”主战略和“乡村振兴”主战场的重要举措。各级林长要强化领导,坚持守土有责、护林尽责, 层层压实责任。

(二)健全工作机制。根据本地森林资源现状,围绕保护、修复和发展目标,建立林长制工作协调机制;督促相关单位履职尽责,合力推进林长制工作;制定林长制督查、信息及考核制度。建立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保障力度。

(三)严格考核问责。加强林长制工作督查考核,把林长制工作考核结果纳入乡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的,责成限期整改;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强化社会监督。加快建立并依托森林资源动态监管平台,向全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森林分布区的显著位置竖立林长制公示牌(统一规格),标明林长职责、森林资源概况、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舆论引导,增强全社会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手段,加强政策解读,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深入宣传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林长制的成效,曝光各类涉林违法行为,不断增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六)保障工作经费,建立长效机制。

乡财政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筹集森林资源管理保护资金,包括中央资金、地方财政、生态补偿金、社会民间投资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通过整合多渠道的各项森林资源管理保护资金,森林资源监控、森林防火、日常巡护、生态修复、林区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落实工作经费重点支持森林资源监控、森林防火、日常巡护、生态修复、林区执法等。

各村各单位要落实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人员,建立巡查机制

强化部门联合执法,整合水利、环保、国土、规建、安监、农业、派出所等部门资源,加大对涉林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引导群众自治自管,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