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14349/2024-171642 | |
发文单位:平孟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23年04月03日 |
标 题: 平政发〔2023〕 18号 平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孟镇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平政发〔2023〕 18号 |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3日 |
效力状态:有效 |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
现将《平孟镇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平孟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3日
平孟镇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的意见》《自治区总林长办公室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那坡县政府办关于印发那坡县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我镇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体系,夯实我镇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实现火情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自治区、百色市决策部署,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晰、责任到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构建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为目标,以林长制为统领,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压实责任为根本,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效高质联防联控,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应对处理能力,为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新时代壮美那坡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群防群治”原则,分级分层科学划定网格,构建“镇—村”二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设定网格责任人,明确管辖范围,落实职能职责,规范统一管理,建立监督考评制度,完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行“各级林长负总责+网格责任人包保督导+网格员巡防管护”责任制,全力打造覆盖全域的“横向管理、纵向包保”森林防火工作新格局,着力打通镇、村两级和各森林经营单位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三、网格划分及职责
(一)网格区划界定。
以全镇各级林长现行责任区域、分片包干行政区域,林地经营主体管理范围划定二级管理网格(即具体管理范围),即:镇级管理网格、村级管理网格。
镇级管理网格为本镇行政村管辖区域,各村级管理网格为本村的自然屯管辖区域。
(二)网格管理人员
1.网格长
镇级管理网格内的镇级林长为网格负责人,对本镇管理网格内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总责,是所包保管理网格第一责任人;镇级副林长按林长制分工所包保的村的管理网格为该网格的网格长,对该村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主要责任。
村级管理网格内的村级林长(村支书)为网格负责人,对本村管理网格内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总责,是所包保管理网格第一责任人;其他村干按村分工所包保片区的自然屯的管理网格为该网格的网格长,对分片包干片区的自然屯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主要责任。
2.网格成员。
镇级管理网格成员:为镇党委、政府班子其他成员(列入林长制分工的成员)、镇森防指成员、镇包村干部等人员,对全镇管理的网格负责。
村级管理网格成员:为各村村委干部、挂村(包片)干部等人员,对全村管理的网格负责。
3.网格员。
为林地(林班)经营管理主体(各农户、承包经营者)和护林员为网格员,对所经营管理的林地(林班)网格负责。
(三)网格职责。
1.镇级网格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森林防火工作部署要求,研究确定辖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有关事项;
(2)建立健全辖区网格管理责任制,划定网格员网格管理责任区,确定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上图公示有关事项,严格落实火灾防控措施;
(3)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巡护、宣传教育、火源管理、火情早期处理、区域联防联控;
(4)落实野外用火审批制度,设立临时性森林防火检查站(防火卡口点),组织对卫星热点及时核查、反馈,重点时节做好包片区域常态化巡查、重点人群协管、入户签订联防协议书等工作,依职权处置违规用火行为;
(5)组建镇森林半专业队、村屯群众巡护队,培养村屯防灭火“土专家”“土向导”,开展防灭火知识培训、演练,配备必要的防火工具和装备;
(6)合理安排森林防火经费,设置和维护防火设施;
(7)健全各类护林员名册,细化护林员管理制度,组织选聘护林员和设定巡护区域,做好护林员奖惩和日常管理。
2.村(屯)级网格工作职责
(1)负责本级并指导督促辖区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整理网格内林情、社情、民情、用火特点、农事规律等,建立村屯网 格基础“一张图”和村屯“土专家”“土向导”储备库;
(2)核实区域林地(木)权属、资源情况等信息,明确网格区域内林地(木)经营主体或各类护林员的管护面积、管护边界等,统筹分配辖区林地及林缘巡护责任;
(3)建立重点人员名册,落实监护人监护职责,完善村规民约,视情况组织村骨干力量成立志愿巡逻和扑火队,重点防火期设卡巡逻宣传,明确人员核查卫星热点;
(4)对林地(木)经营主体加强管理,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并要求配备相应的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
(5)排查网格区域林事、农事、祭祀、旅游等火灾隐患,分门别类整理潜在隐患人员信息、地点、联系方式、用火时间等,形成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动态台账,必要时提前开设隔离带;
(6)重点时期按要求逐户签订防火承诺书,明确多户联防措施,强化宣传劝诚等工作;
(7)协助监督管理野外用火,建立农事等野外用火登记报备制度;
(8)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救式早期处理,保护现场并协助公安侦破火案,劝阻和防止事发现场人员非必要救火造成人员伤亡;
(9)监督管理护林员日常工作,对其绩效考核、日常履职、续聘退出等提出意见。
3.网格员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常态化巡山护林工作,对进入林区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管护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及标语;
(2)严控林区及林缘野外用火,发现并制止野外用火违规行为;
(3)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上报火情火警,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积极参与森林火灾早期处理、扑救等;
(4)积极提供线索,协助森林火灾案件查处;
(5)林地(木)实际经营主体要加大对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装备和物资等的投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森林资源巡护,并纳入村(屯)级网格化管理。
四、主要任务
(一)出台实施方案。制定镇级实施方案,明晰目标任务,细化责任人员,明确包片区域,制定推进步骤,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地块落实到人,实现网格全覆盖、责任全覆盖。同时方案要细化各级网格长和网格成员的森林防火管控责任,明确制定考评指标和考评制度。
(二)摸清基础底数。对本镇、各村屯要对辖区林地类型、经营权属及责任主体、炼山造林计划等基本林情,交通要道、防火林带、水源位置、祭祀坟山等重点部位,老幼痴呆等重点人群,林缘周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等重点隐患排查了解,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图文标注,做好台账。各级要充分运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等数据,综合汇总信息,逐步构建森林防火“一张图”。
(三)科学划分网格。镇、村级网格划分要与《全区林长制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四个一”基础工程实施方案》紧密结合起来,细化各级网格长和网格成员、网格员的森林防火管理责任区,明确制定考评指标和考评制度。加大护林员选聘力度,统筹林地(林班)经营主体优化网格划定,确保实现每片林地(林 区)网格员全覆盖。要统筹镇村综合治理、 “一林一护”“一镇一警”工程等现有网格资源,优化细化网格成员、网格员包片区域,将辖区内森林防火网格管理责任细化到人。网格划分后的责任落实应尽量落在常设机构的人员职责上,保持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调整。
五、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2月一3月)。根据县级实施方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镇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并将实施方案3月31日前报县林长办备案。
(二)积极推进阶段(2023年4月-9月)。摸清辖区林情,科学划定网格,明确责任主体,把森林防火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的人头山头,并建立工作台账;各责任主体根据各自职责履职担当,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尝试,全面构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9月以后)。总结推进经验,全面推广实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发挥实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是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的重要举措。要将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分管领导要亲自研究、协调落实,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有效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地实施。
(二)强化经费保障。要将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经费列入部门预算,落实网格化体系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保障。要加大对护林员选聘、网格管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整体管理效能。
(三)做好指导督导。上级网格责任人要对下级网格责任人履职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督促其落实巡林检查、宣教培训、火源治理、重大问题协调解决等责任。对辖区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进行必要指导,创新探索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
(四)严格考核问责。要建立健全管理网格考评制度,将森林防火成效考核等各项指标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将巡护质量、防火成效等作为村级网格员绩效和护林员续聘的重要参考,促进各级扎实做好网格内森林防火工作。
(五)强化社会监督。要利用林长制公示牌更新完善信息,建立健全网格范围、管理人员信息公示制度,在明显位置公布镇、村、屯网格长、网格成员、网格员的姓名、电话、管理网格区域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森林防火宣教制度,充分利用镇村大喇叭、镇村圩日、微信群、入户走访等途径宣传森林火灾典型案例,提高村民防火意识。要对于不能正常履职或不再续聘的护林员,要及时更新调整,进一步细化管理督导清单、巡护规定。
(六)创新管理手段。要依托护林员管理系统、林长制网格管理数据库、智慧林火等系统,将网格信息数据化、巡护信息实时化,管好用好护林员队伍。加强各级网格信息报送、常态监管、信息共享,实现森林防火工作信息化精细化,提升网格化管理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