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那坡 >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首批蚕茧上市 蚕农喜获第一桶“蚕金”

2024-04-09 18:10     来源:那坡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时下正值蚕茧丰收时节。连日来,那坡县各蚕茧收购站点陆续开秤收购,一筐筐洁白的蚕茧映衬着蚕农丰收的忙碌和喜悦,蚕农喜获第一桶“蚕金”。


在百合乡那乐村春茧收购站点,蚕农卸下一袋袋蚕茧,收购员验货、定价、过秤、开票、结算、装车,现场一片繁忙,蚕农们数着一张张钞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百合乡那乐村群众黄海丰说:“我已经养蚕12年,今年第一批春茧养了1张半,产量203斤,已经卖得了6000多块钱。”



今年开春温度适宜,相较于去年早了一个星期,所以首批上市鲜茧茧白个大,总体质量和数量较往年有所提升,收购价每公斤66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元/公斤。



收购商杨武全说:“今年上市的鲜茧质量还是不错的,收购价在33元1斤,我们现在每天的收购量都有4吨左右。”



随着第一批桑蚕结茧,部分蚕农的第二批原蚕宝宝也开始进入到养殖阶段,蚕农丰收在望。  



百合乡那乐村群众农玉梅说:“我们这个是第一批,今年我们养的是原蚕,养得也很好,已经上簇成茧出来了,过两天就可以出手卖了,接着下一批也是原蚕,已经是3龄阶段。”



百南乡规良村群众韦绍荣说:“我们养蚕分为3龄4龄5龄,20天左右我们出一批蚕,昨天我们采去卖一张,得138斤,这样我们一年到头可以养得11到12批,一年收入也有5万到6万块钱左右。”



近年来,那坡县通过政府主导,创新模式、引进技术、加大激励力度等措施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推动桑蚕产业发展快车提速,走上了种好桑、养好蚕、卖好茧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桑园种植面积9.54万亩,去年饲养大蚕21万张,鲜茧产量1.01万吨,产值5.69亿元,户均养蚕收入3.2万元。




县农业农村局蚕业技术员雷连杰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强对蚕农种桑养蚕的关键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工作,做大蚕桑及附加产业产量,推进蚕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提升蚕茧质量,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为蚕农增产增收保驾护航,让种桑养蚕真正成为我县最具活力的 ‘绿色产业’和 ‘致富产业’,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精气神提起来、小日子富起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